Banner iamge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译与传播”专题讲座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
[字体: ]

4月24日下午,由中国翻译协会指导,外文出版社与大连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译与传播”专题讲座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晓辉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校内师生200人参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译与传播”专题讲座

中华文化:最好的中国故事

王晓辉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论述开篇,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资源宝库。他以《红楼梦》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为切入点,剖析其如何通过翻译展现中华文明特质,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强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外译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关键桥梁。

文化外译:机遇与挑战并存

讲座中,王晓辉指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文化外译既是国际社会的需求,也是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必然要求。然而,中西文化差异为翻译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他通过“东流水”“红色与绿色象征”“钉钉子精神”等生动的翻译案例,揭示中西语言背后的审美差异与文化鸿沟,强调译者需兼具“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素养。

人才培养:系统工程需久久为功

面对挑战,王晓辉提出“国家扶持、人才筑基、素质赋能”的解决路径。强调充分发挥《大中华文库》等国家项目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并呼吁构建语种、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的翻译队伍。培养一名优秀的文化译者,需重视政治站位,夯实外语功底还应厚植文化底蕴,锻造工匠精神”他特别寄语青年学子,鼓励其投身文化外译事业。

▲问答互动环节

在问答互动环节,就听众提出的如何寻求翻译中表达文化特色与受众文化理解之间的平衡如何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共性翻译实践问题,王晓辉结合自身国际传播经验,强调尊重差异,保留特色,增进理解并建议翻译工作者要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王晓辉为师生签名留念

本次讲座搭建了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平台,展现了新时代文化翻译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王晓辉深入浅出的讲解,既为青年译者指明了专业发展方向,也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思路。

主讲嘉宾简介

▲王晓辉

王晓辉,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多年从事国际传播、翻译、新闻报道的工作经验。著有《换一种语言读金庸》《一时多少豪杰——〈三国演义〉英译品读》《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英译品读》《众里寻他千百度——〈红楼梦〉英译品读》《远望方知出处高——〈水浒传〉英译品读》等专著。出镜主持英文时事评论节目《中国3分钟》和大型实景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

融通中外  译介中国

“译中国”文库是依托外文出版社多年对外翻译出版经验与成果,借助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综合优势,聚合多方力量实施的重要出版项目。旨在多角度多层次打造凝聚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标识的对外出版学术品牌,规范新时代中国对外翻译表达,搭建对外翻译学术交流平台,用融通中外的语言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