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感想|不断钻研,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
近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给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的回信,令全社员工激动万分、备受鼓舞。大家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翻译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及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外文出版社全体员工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共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并开展热烈的思想交流。现将陆续与读者们分享大家对回信的感想,此为外文出版社日文编译部黄倩榕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所思所想。
▲外文出版社日文编译部 黄倩榕
在外文社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我社外国专家亲切回信,强调了翻译对于人类文明交流的作用,对我社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总书记对翻译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让作为外文社一名小小翻译的我也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四年前我有幸成为外文社日文编译团队中的一员,和日文专家菊池秀治老师同在一个部门。认真严谨,精益求精是我从专家和团队成员身上看到的工作态度。
在日文编译部工作的四年里,我受益良多。
他们教会我翻译不能自以为是想当然。刚刚接触党政文献翻译时,我总觉得中日文中都有汉字词非常便利,经常不假思索拿来就用,掉入汉字词的陷阱。例如“发展”一词,中文和日语里都有,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高质量发展”这种语境下可以用日文的“发展(はってん)”一词,但是在“发展某某同志为党员”“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这样的语境下用日文的“发展”并不合适。再比如中日文中都有“公民”一词,但中文的“公民”指的是拥有一国国籍的人,而日文中的“公民(こうみん)”指的是能够参与政治生活的人,两者的指代范围并不相同,所以翻译中文的“公民”时,对应的译词应该是“国民(こくみん)”而并非“公民(こうみ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他们教会我很多情况下翻译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刚来的时候,我总是爱问“这个词怎么翻”“那个词怎么翻”,渐渐的我才明白脱离具体语境问译法的提问都是幼稚草率的行为,翻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他们教会我翻译需要不断钻研,反复推敲。我经常看到中外专家为了一个中国特色术语的译法而多次讨论,切磋琢磨,在归化和异化中不断权衡考量。古人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在这几年的翻译工作中,我身临其境地领悟到了“推敲”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只有“斤斤计较”,不厌其烦的摸索和思考,才能打磨出一篇好的译文,才能够跨越语言的壁垒,既原汁原味又准确地道地讲好中国故事,帮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
专家们对待翻译工作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潜移默化地给予了我精神力量,让我在翻译过程中学会静下心来,查阅各种资料,独立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愈发体验到书囊无底,学无止境。
我何其荣幸能够成为一名外文社人,能够从事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翻译工作。今年是我加入外文社的第四年,我深知自己还是翻译领域里的“青铜玩家”,“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将以总书记的话为指引,汲取专家和团队老师们给予的精神力量,提升修养,增强本领,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做好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